監督管理機制縱向到底 共同責任機制橫向到邊
彭水著力完善自然資源領域執法機制
6月28日,筆者從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獲悉,為破解自然資源領域執法難題,有力震懾自然資源違法行為,我縣探索建立縱向到底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橫向到邊的共同責任機制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重慶彭水網(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通訊員 余顯成) 6月28日,筆者從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獲悉,為破解自然資源領域執法難題,有力震懾自然資源違法行為,我縣探索建立縱向到底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橫向到邊的共同責任機制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土地違法案件數量從2019年的50宗,下降到2021年的21宗;無證開采案件連續兩年下降20%以上。
在構建縣鄉村縱向監管機制上,創建末端保護機制,第一時間發現違法行為。探索自然資源網格化監管模式,在全縣296 個行政村分別聘請1名土地協管員,定人定牌定范圍實施管控,及時發現、制止和報告違法用地、采礦行為。構建執法監管機制,第一時間查處違法行為。壓實壓嚴鄉鎮街道主體責任,落實耕地保護具體目標、任務以及違法行為的制止、報告和查處責任。建立考核激勵機制,第一時間兌現考核結果。出臺《彭水自治縣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》,將耕地保護工作納入鄉鎮(街道)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。
在構建橫向監管共同責任機制上,建立與執紀執法部門聯合懲戒機制,有關部門實現同堂培訓、信息共享、協同督導、線索移交等工作聯動,探索建立聯合執法機制,及時進行線索移交,實現信息共享,開展聯合執法,形成部門監管合力。同時,建立行業組織的監督機制,根據縣砂石協會對無證開采高度關注、對信息高度敏感的情勢,發揮砂石協會作用,及時發現違法線索,打擊效果顯著。
在建立合理用地保障機制上,堅持疏堵結合,在嚴格執法的同時,對有合理需求的用地項目做到應保盡保,統籌好“三區三線”劃定工作,在確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的前提下,根據實際情況切實預留一定的建設空間,盡量破解生態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制約因素;在永久基本農田試劃過程中,邀請鄉鎮(街道)干部及村組干部參與,統籌兼顧合理的產業用地和住宅用地,用地空間的合理保障有效減少后期違法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