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龍果種植“牽手”數字農業大棚實現雙贏
重慶彭水網(記者 冉 立)近日,紹慶街道壩竹村火龍果基地迎來了最后一茬采摘。
冉坤在采摘火龍果。記者 張 影 攝影
形似仙人掌的藤蔓在立體架上排列得整整齊齊,一個個顏色鮮艷、果肉飽滿的火龍果掛滿枝頭,工人們熟練地拿著剪刀,將成熟的火龍果采摘裝箱,現場一片忙碌的景象。
基地負責人冉坤介紹,今年是他種植火龍果獲收成的第一年,因為是第一次種植,不敢投入太大,目前只建有6個大棚。他告訴記者,在種植前跑遍了全縣曾經發展過火龍果的基地。據我了解的情況,他們不是技術不成熟就是發展中缺資金和市場,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。
冉坤早些年在浙江務工,交的朋友中就有專門種植火龍果的,他對自己種植技術完全有信心。
進入9月,火龍果陸續成熟,因為面積小產量自然不多?!斑@點面積只是試水,我的目標是把火龍果產業做大?!比嚼ふf,今年把大果出售,小果可以摘下釀酒,經濟效益有保證。
冉坤身上有著果農的勤奮、肯干、執著,但僅靠著一己之力闖市場面臨的困難較多,土地流轉、資金投入、人氣聚集、銷售平臺與模式等等。
阿依河社區6組的“阿依田園”是紹慶街道重點打造的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園,距離火龍果基地10來分種車程?!鞍⒁捞飯@”集科技研發、農業種植、鄉村旅游、基地研學、科普教育、團建露營、民俗體驗、直播帶貨為一體的綜合項目,建有數字農業大棚、普通大棚,還規劃建設彩虹滑梯、玻璃滑道、星光草坪等,無論是人氣還是科技含量都非常高。
今年8月,冉坤和阿依田園負責人侯春均達成合作協議,火龍果進駐數字農業大棚。9月21日,冉坤在阿依田園為研學的小朋友上了他人生的第一堂科普課。隨著阿依田園空中漂流開漂,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紹慶有片火龍果基地。
侯春均說,我們是“牽手”式發展模式。阿依田園有自己的土地、發展平臺、成熟的銷售人群,隨著后期增設的項目前來的游客只會更多,這是作為創業人發展之初最需要的。而阿依田園要持續吸引游客就需要新的產業不斷注入,而且直播帶貨產品越豐富粉絲選擇權也更多,合作是實現雙贏,我堅信定能把產業越做越大,品牌越做越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