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水守藝人 | 時隔30多年 蛇船號子又唱響郁江
發布時間:2023-10-2711:16:52彭水任魚萍
重慶彭水網(記者 首席記者 趙 勇 記者 任 會 通訊員 冉林)10月22日,在漢葭街道長灘社區的郁江江面上,船工們唱著號子,撐著“蛇船”游弋在江面,青山、碧水、蛇船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。
“蛇船”行駛在碧波蕩漾的郁江上。
“蛇船”是以前郁江流域用于運輸的一種木船,因其獨特的造型和撐船方式,被當地人稱之為“蛇船”。長期以來,“蛇船”一直承擔著郁江流域貨物、人員的運輸功能,在郁江上存在了上千年。后來,隨著公路、鐵路等陸路運輸的飛速發展,郁江水運逐漸衰落,1990年前后,“蛇船”也隨之退出歷史舞臺。
老師傅們正在打造“蛇船”。
老船工們沿著郁江撐“蛇船”。
今年初,縣文化部門在開展郁江流域“蛇船”制造技藝、“蛇船”航運技藝搶救性保護工作中,組織了一批老船工運用傳統技藝打造“蛇船”。老船工們耗時40多天,成功打造了一艘木質“蛇船”,并順利下水。該船長近13米,船身最寬處約2米,船底和下梁由楓楿木制作,船體由紅椿木制作,船身細長,首尾尖順而高翹,船底縱向微凹。
看著“蛇船”重回郁江,老船工心喜不已。
消失30多年的“蛇船”再次回到郁江上,蛇船號子再次唱響郁江,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老船工們在急水灘頭拖“蛇船”。
老船工們在“蛇船”上生火煮飯。
“郁江‘蛇船’的重現,把郁江航運技藝和造船技藝展現出來,充分挖掘了郁江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在留住鄉愁的同時,有力推動了郁江流域的旅游產業、城鎮發展以及鄉風文明的進步?!笨h文化館館長杜繼臣說,目前,正在將“蛇船”的航運技藝和造船技藝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與傳統技藝的傳承保護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