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彭水首頁>新聞頻道>綜合>
    §當前位置: 彭水首頁>新聞頻道>綜合

    彭水:黨建引領跑出高質量發展“加速度”

    發布時間:2023-11-1510:17:54彭水編輯

    重慶彭水網作 者:趙 勇)彭水縣域面積390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128萬畝,為典型的“九山少水一分田”。轄3個街道、18個鎮、18個鄉,296個村社區,戶籍人口70萬人,常住人口52.4萬人,城鎮化率50.5%。生態、民族、文化是彭水的“三大特色”。生態環境優美,森林覆蓋率達60.4%,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年保持在360天以上;民族風情濃郁,有苗族、土家族等32個少數民族,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;文化底蘊深厚,有豐富的苗族文化、鹽丹文化、黔中文化、紅色文化和烏江文化。

    縣城概貌。

    近年來,彭水緊扣“建設民族地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、打造重要的生態康養和休閑運動基地、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‘三大定位’,建設生態特色宜居城、生態旅游目的地、生態產業發展區、生態文明示范縣‘四大目標’,推動經濟質量提升、城市形象提升、鄉村面貌提升、生活品質提升、人文素質提升、對外影響提升‘六大提升’”的發展思路,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彭水篇章。

    念好“精”字訣

    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

    近日,彭水首個城市更新項目“漢葭街道鼓樓片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”順利完成實施方案及規劃調整方案現場公示及網絡媒體公示,進入項目實施階段。

    建設中的新城。

    該項目嚴格按照產城景融合發展要求及城市規劃目標,打造獨具風格的烏江畫廊景色。項目的實施,能夠有效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,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,可直接帶動當地旅游、餐飲、交通運輸、貿易等行業的發展。

    這是彭水加快推進打造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的一個縮影。據統計,目前,彭水規劃實施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121個,一體推進老城提質、新城提速、景城提韻,截至目前已實施項目28個、完成投資21.1億元。今年前三季度,彭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6.4億元、增長8.3%,增速居重慶市的區縣第1位。

    彭水,地處武陵山,獨特的地形地貌,形成了獨特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。彭水縣城由老城、新城、蚩尤九黎城“三城”組成,并通過橋隧連為一體,行走其間,讓人能夠體驗“穿越古今、走向未來”的獨特神韻。

    近年來,彭水立足“山城”“江城”獨特風貌和民族歷史文脈以及“老城”“新城”“景城”協同發展定位,念好“精”字訣,以繡花的功夫抓好城市建設與管理。堅持推進老城提質、新城提速、景城提韻,實現城即景、景即城,城景互動、景城融合。

    在老城提質方面,重點突出烏江文化,統籌留、改、拆、增,通過減載提質,不斷完善老城功能、提升老城形象,展現“城在山中、水在城中、人在景中”的獨特魅力。

    在新城提速方面,重點突出現代文化,按照每年出讓土地1000畝、開建續建房屋100萬平方米、新增入住1萬人“三個一”目標推進建設,打造現代之城、未來之城、品質之城、魅力之城。

    巍巍苗城傲武陵。

    在景城提韻方面,蚩尤九黎城的打造繼承和延續了苗族歷史文化、民俗風情,重現“九黎之城”歷史風貌,是彭水最閃亮的城市名片、旅游名片,為彭水城鎮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元素。

    打好生態牌

    生態高顏值變發展高價值

    初冬時節,位于新田鎮石龍村的利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紅薯加工車間內,料槽、洗薯機、懸泥棒、分離機等機械設備不停運轉,對紅薯進行清洗、碾碎,最后沉淀為紅薯淀粉。

    如今,彭水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,年加工紅薯15.8萬噸,紅薯全產業鏈年收入達10億元。

    彭水生態環境優美,有摩圍山、七躍山等生態山系和烏江、郁江等生態水系,森林覆蓋率達60.4%,烏江、郁江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,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年保持在360天以上。

    如何讓生態高顏值,轉化為發展高價值,彭水堅持念好“活”字訣,切實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優勢,聚焦清潔能源、健康食品、特色輕工、民族醫藥、戰略性新興、特色礦產深加工六大產業,讓生態“高顏值”轉化為發展“高價值”。

    山桐子喜獲豐收。

    在生態農業提質增效方面,彭水做強紅薯“一主”產業,做大中藥材、畜牧“兩輔”產業,做優烤煙、茶葉傳統產業,紅薯全產業鏈產值8億元,在地中藥材10萬畝,畜牧業產值12.8億元,收購煙葉16.3萬擔,茶葉面積5萬畝,培育龍頭企業30余家、農產品加工主體340余家。

    在生態工業提級擴能方面,彭水實施生態工業“產值倍增計劃”,加快建設風光水儲氣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,大力發展以一罐水、一袋粉、一盒餅、一聽飲、一桌菜、一杯茶、一瓶蜜、一桶油等“八個一”健康食品產業,開工華潤電力、重慶能投2個風電項目,工業園區共入駐企業46家,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家。

    在生態旅游業提檔升級方面,彭水推動文旅、農旅、城旅融合發展,持續做好苗食、苗繡、苗藝、苗歌、苗舞、苗醫、苗藥、苗寨、苗城“九苗”和食養、藥養、康養“三養”文章,累計創建阿依河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,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,4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摩圍山1個市級旅游度假區,帶動3萬農民吃上“旅游飯”。

    抓好招商引資

    為經濟增長“引活水”

    眼下,彭水漫山遍野的火棘果也逐漸進入采摘期,地處彭水工業園區的重慶火吉健康產業(集團)有限公司也日漸忙碌。

    “火棘果具有藥用價值和商業潛質,加上彭水良好的營商環境,促使我們在彭水建廠,打造純野生火棘果果汁飲料?!敝貞c火吉健康產業(集團)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,公司能夠快速完成手續投入生產并不斷發展壯大,得益于彭水不斷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和各部門的關心支持。

    獼猴桃掛滿枝頭。

    市場經濟條件下,環境是“氣候”,資金是“候鳥”。營商環境好不好,直接決定著市場要素能否集聚,企業發展是否強勁。對于彭水而言,打造一流營商環境,形成筑巢引鳳、近悅遠來的良好氛圍,是堅守“招商為要,環境是金”的重要抓手。

    今年,彭水還在北上廣成渝5個重點城市和地區策劃舉辦了10次專場推介活動;拜訪考察了100家以上大型央企、國企、上市公司、行業龍頭和優質獨角獸企業;邀請1000家重點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來彭考察,千方百計引進落地一批高質量項目。

    從今年來看,彭水招商引資成效明顯,組建生態特色農業、生態工業、生態旅游、現代服務業、新型城鎮化、基礎設施及清潔能源6個招商集團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四川設立招商窗口和產品營銷中心,依托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打造世界苗鄉生態民族文化旅游(亞太)展示中心,借力巴星集團、泰國粵商商會等打通東南亞市場,1—9月招商項目69個,落地項目46個,到位資金14.4億元。

    充滿動感的縣城。

    彭水通過落實“放”的舉措,增強市場活力,推行行政審批“馬上辦、網上辦、就近辦、一次辦”機制。強化“管”的力度,維護市場秩序,對誠信守法企業“無事不擾”、對違法失信企業“無處不在”、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“利劍高懸”。增強“服”的效果,優化政務環境,通過成立工作專班,為企業開展“一站式”保姆服務,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

    分享

    手機閱讀    |    返回首頁